混凝土建筑
7个来自日本的混凝土建筑项目
01
House With Podocarpus
这个项目是一栋私人住宅,建成于2013年。它的一大设计亮点,就蕴含于项目名称中——罗汉松。没错,这是一个围绕罗汉松设计而成的项目,以它及生活在周围的居民为核心,用简单的混凝土立面阻断外界的窥探。

为了加强人与树的关系,设计团队创造了一条新的交通动线,用圆形围栏为罗汉松创造新的环境。即使居住在室内,也可以感受到室外这颗罗汉松旺盛的生命力。整栋建筑的结构较为平坦,有助于通风流动。玻璃窗的开口大小经过了精细而考究的设计,既可以减少留白,又能保证空间的私密性。




▲ House With Podocarpus by Mifune Design Studio,日本大阪
Photo:Yasunori Shimomura
02
Mizuta Museum of Art
水田艺术博物馆坐落在一所日本大学校园内,面积达7000平方英尺,建成于2012年。馆内展示着日本浮世绘系列的珍贵藏品,以及来自学校和社区的优秀艺术作品。受到基地附近的树木影响,博物馆的高度被限制在了9米。因而,该项目有近乎一半的体量都处在地面标高之下。

同时,博物馆设有2条尺寸合适的坡道。一条通往博物馆画廊,另一条则通往校园信息中心。位于东部入口和西部画廊休息室的机械空间与坡道空间,共同创造了一个周边环境缓冲区,以此避免画廊墙壁外侧受到阳光直射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博物馆的立面图案,灵感来源于版画中的雨水。





▲ Mizuta Museum of Art by Studio SUMO, 日本埼玉县
03
Riverside House
Riverside House是日本千叶县的一个周末度假胜地,它位于一片毗邻河流的绿地上,项目建成于2007年。其特别之处在于,这栋住宅与河流呈平行关系。两个垂直体量从地面向河流突出,一个是带卧室和浴室的私人宿舍,另一个则是宽敞的起居空间。在两者之间,还有一扇大型玻璃推拉门,推开之后,有一个可以欣赏到河流景观的户外露台。建筑的外立面采用了雪松木与混凝土建造,有助于抵挡北风侵袭。





▲ Riverside House by Keiji Ashizawa Design,日本千叶县
Photo:Daici Ano
04
Horizontal House
这个项目建成于2007年,是一个拥有6间房子的“村庄”,古老的石墙伫立在村子边界,历史在这里得到延续。特殊的水平缝隙布在建筑上,共计15条,总长度达115米。透过这些长条形开口,可以欣赏到外部景色。在北部缝隙中,可以眺望村庄深处。在西部,则可以看到守卫着村庄的神社。






▲ Horizontal House by EASTERN Design Office,日本滋贺县
05
DAMIER
DAMIER建成于2009年,是一个住宅与商铺相结合的项目。它位于东京老城区的商业区,坐落在一个只有30平方米的角落地段。为了弱化不利的地理位置的影响,设计团队将重点放在了立面上。用引人注目的混泥土搭配玻璃棋盘格,来突出角落。

不仅如此,从室内看去,玻璃棋盘格窗口可以得到更好的采光以及视野。一楼的商铺和楼上业主的住所都是单人间,设计团队通过创造连续的空间,避免将其分隔成更小的空间,从而实现了视觉上超越实际面积的宽敞结构。




▲ DAMIER by Satoshi Kurosaki, Higashiueno,日本台东东上野
06
Myoenji Columbarium
Myoenji Columbarium区别于其他住宅,这个项目是福冈县的一处骨灰安置所。应日本明圆寺需求所建,建成于2014年。设计团队面临的一大挑战是,要在保证采光的同时保持室温。于是,便有了图中的结构——一个全玻璃但并着木制格栅的屋顶,实现了在保证光线充裕的同时,又保持凉爽与舒适。

屋顶由4层构成,木制格栅既是遮阳装置,也是结构支撑,直径25厘米的木柱穿过格状框架与之相抵。墓地周围环绕着约6米高的RC剪力墙(400mm厚),剪力墙则由钢筋混凝土制成。




▲ Myoenji Columbarium by Furumori Koichi 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, 日本福冈县
07
Slit House
Slit House坐落在日本的老城区,是一栋没有窗户的建筑。它采用的是“狭缝”设计,建成于2005年。长达105米的墙上,一共有60道狭窄的缝隙,用于通风流动与自然采光。基于狭窄的缝隙,居住者对室内的光线会更加敏感。建筑本身充满了光影魅力,将光的美学发挥到了极致。这种设计概念,为当代建筑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——除去玻璃窗外的新方法。






▲ Slit House by EASTERN Design Office,日本滋贺县
想要了解更多设计案例,请关注炫云设计案例网。